[新聞] 如何呵護孩子口腔健康?專家教你這樣做
口腔的頜面部處于消化道與呼吸道的起端,通過口腔和鼻腔與外界相通,容易受到病毒侵襲。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對孩子們進行科學的口腔健康護理也十分必要。
兒童口腔健康不僅僅包括硬組織牙齒,還包括牙齦、舌、口腔黏膜軟組織健康,達到“一硬一軟”全面健康才是真正的口腔健康標準。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家長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科學的口腔衛生習慣呢?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黨委書記唐國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衛婕為大家帶來不同年齡段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識,幫助孩子呵護口腔健康。
一、嬰幼兒期口腔衛生
嬰幼兒一般在4~12月齡時開始萌出乳牙,2~3歲時乳牙已完全萌出,一共為20顆。
母乳喂養有利于預防嬰幼兒齲齒,親喂母乳時應保持正確的喂養姿勢。瓶喂母乳或人工喂養時,奶瓶不要偏向一側,不要緊壓寶寶上下頜。喂奶後用少量的溫開水清潔寶寶口腔,每日早晚可用清潔的紗布或者乳膠指套蘸清水清理寶寶的牙齦、腭部並按摩牙床。家長應避免給寶寶口對口喂食和共用餐具。
寶寶開始萌牙後,應在1歲以前停止奶瓶喂養,讓寶寶逐漸開始吃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蘋果泥、胡蘿卜泥之類的,有利于牙齒的萌出。萌出第一顆乳牙後,寶寶即可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建立兒童口腔健康檔案,隨後每3~6個月進行常規口腔檢查。剛萌出的牙齒鈣化程度低,耐酸性差,更易被腐蝕,因而寶寶出牙後就應開始刷牙,家長可以選擇指套牙刷,每日早晚蘸清潔水輕擦(刷)洗牙面。
對于3歲以內寶寶,建議父母、長輩幫助孩子刷牙,使用少量含氟牙膏,採用圓弧刷牙法刷牙。即連續做圓弧動作,讓牙刷頭轉小圈,每個部位牙面刷5~10圈,幫助孩子逐步建立口腔護理重要性的意識和理念。
專家建議:
嬰幼兒免疫力較低,容易感染原發性皰疹性口炎、鵝口瘡,家長無需過分恐慌,此類疾病有自限性,經過正規治療絕大多數病例預後良好,同時家長應達到嬰幼兒手衛生要求,玩具、奶瓶等間接接觸物品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開水煮15分鐘。
二、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
學齡前兒童的乳牙已基本發育完全,應選擇適合的兒童牙刷和含氟兒童牙膏(牙膏量為綠豆大小),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分鐘。4~5歲是乳磨牙鄰面齲壞的好發年齡,因此,刷牙後清潔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對預防齲齒至關重要。
該階段兒童咀嚼能力有限,愛吃高糖以及軟性食物,比如餅幹、糖果、蛋糕、碳酸飲料、薯片、果醬等,此類食物不僅含糖高而且粘稠性強,易發酵産酸,利于細菌繁殖。家長應該在這個時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合理選擇食物,控制攝入量。
學齡前兒童健康飲食建議:
1.飲食全面均衡,健康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面包等,牛奶、雞蛋、魚肉、豆類以及堅果等。
2.控制含糖食物攝入,如甜點、糖果、餅幹、蛋糕、薯片、果醬等,僅在正餐時間食用甜食。
3.少喝含糖飲料以及可樂等碳酸飲料。
4.鼓勵孩子吃新鮮水果,少喝果汁,果汁缺乏水果膳食纖維,不僅不利于防齲,可能還會讓體重增加,每天喝果汁的量也需要適量,4~6歲每日飲用量建議<180ml。
專家建議:
學齡前期兒童活潑好動,多因玩耍不慎跌倒引起乳牙外傷,導致牙齒松動、折斷等,嚴重時可能影響後期恒牙發育和正常萌出,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院就診。3歲後乳牙全部萌出建立咬合,不正常的咬合關係會導致孩子面部發育異常,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正規口腔醫院正畸科,做一次矯正篩查,看是否有異常需要早期矯正幹預治療。
三、學齡期兒童青少年口腔衛生
6~12歲時,乳牙開始更換,長出恒牙,稱為替牙期。這期間要注意加強咀嚼,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選擇替牙期的牙刷,牙膏逐步過渡到成年人牙膏,牙膏用量為豌豆大小。12~18歲,所有恒牙都已基本萌出,屬于恒牙列期,共28~32顆牙。青少年應使用成人牙刷和含氟牙膏,至少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3分鐘。
推薦使用國際標準Bass刷牙法:
1.選擇軟毛牙刷,牙刷與牙齒呈45°,在牙齦和牙齒交界處做圓弧狀反復刷;
2.豎起牙刷清潔上下前牙內面,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
3.牙刷向側面傾斜45°,圓弧狀清潔牙齒背面;
4.牙刷保持垂直,清潔牙齒咬合面;
5.由內向外輕刷舌頭表面,去除食物殘渣和細菌。
專家建議:
替牙期間,常常會遇到新的恒牙已經萌出了,但是乳牙還未脫落,形成“雙排牙”現象,此時,建議家長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以免影響恒牙的錯位萌出。
同時,該階段建議多吃粗糙、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頜骨發育,減少乳牙滯留的發生,預防錯頜畸形。若乳牙“蛀”了,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否則“蛀”掉的乳牙可能會影響繼恒牙的發育。第一恒磨牙在六歲左右萌出,因為在口腔靠後的位置萌出,家長容易忽視,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口腔護理習慣,極易發生齲壞。窩溝封閉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手段,建議6~8歲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11-13歲第二恒磨牙窩溝封閉,定期檢查有無可疑早期齲損或白堊斑,及時修復窩洞。
牙線、衝牙器——清潔鄰牙縫隙好幫手
乳牙期和換牙期間,孩子牙齒容易有牙縫,這是牙齒發育過程中正常的生理間隙,但是食物碎屑和沉渣容易塞在牙縫裏感到不適,還會有臭味道,很多孩子常常不自覺地把手伸進嘴裏摳牙縫。這個動作既不衛生,也無法解決塞牙問題,還容易導致牙齒鄰面齲壞——即相鄰兩顆牙齒“肩靠肩”的地方蛀了。
建議孩子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間隙、牙齦線下等不易刷到的部位。3~8歲娃應由家長幫忙;8歲左右可以獨立使用。此外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兒童專用牙線棒、兒童衝牙器等來清潔牙縫。
專家提醒:牙器只是輔助清潔牙縫之間的菌斑,並不能代替刷牙。
兒童是口腔疾病的高發人群,疫情期間,居家出行不便,難以進行定期口腔檢查,可能無法及時發現口腔健康問題。以上家庭口腔健康護理方法,小朋友和家長們要記得一起學習哦,共同守護口腔健康,給生活一個露齒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