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的目的是避免發生牙根尖齒周圍炎

及早治療可望保留部分神經
根管治療的目的是避免發生牙根尖齒周圍炎,因此最好在細菌未侵入牙根尖造成發炎前及時治療,此時治療的成功率也比較高,若延誤治療,不只可能造成牙根尖發炎、膿腫,還可能發生蜂窩組織炎,甚至破壞齒槽骨,最後牙齒保不住只得拔牙了。
現在新的觀念希望朝「牙髓再生、活髓治療」的醫療發展,只要治療時牙髓神經仍有部份存活,且感染發炎狀況不嚴重,有新的醫療材料和治療技術,可以保留活髓甚至讓牙髓再生,但目前大多用在年輕恆牙或牙根未發育完全時,並非所有情況皆適用,需與醫師詳細討論。
牙齒萌發後約3年牙根才會完全長好,活髓治療特別適合於年輕恆牙,有些兒童的恆牙早期蛀牙,牙根還未完全長好就得進行根管治療,如此一來牙根便無法繼續生長,未來很容易動搖,也比較容易受破壞,所以若能在發炎初期及時搶救,不讓細菌更進一步入侵,牙髓可望救得回來,讓牙根有機會長得更完整、穩固,牙齒也能保留得更健康。
一、根管治療的療程步驟:
1、髓腔打開清除受感染牙髓組織:利用磨牙高速機將齲齒蛀蝕的部份清除乾淨,移除感染的牙髓組織,並確定根管數目。
2、以根管銼針將根管擴大塑形:利用電子根管測量儀及X光來確定根管的長度;以根管銼針將根管塑形,除淨受感染牙髓組織及污染物。
3、根管用藥:若牙髓感染較嚴重,將藥物置入根管,並以暫時材料封填。
4、根管封填:利用馬來膠針(Gutta Percha)將根管系統封填緻密,避免細菌侵入。
5、以牙冠及釘柱復形恢復咬合。
二、什麼是顯微根管治療?
顯微根管治療就是利用牙科顯微鏡協助,讓牙醫師看清楚牙髓腔內部情形,使治療更有效率。
一般情況下,牙醫師通常憑藉肉眼及經驗來進行根管治療,大約8成到9成的狀況都能處理,但由於根管系統有一些肉眼無法看清楚的死角,而且每個人的根管系統、解剖構造等不完全一樣,在高倍數顯微鏡輔助下可以一覽無遺,包括牙齒有無肉眼看不到的裂痕、牙髓腔清得乾不乾淨、有無遺漏或鈣化根管以及斷裂器械等,都可以看得更清楚。
不過,顯微鏡儀器費用少則二、三十萬元,多則一、兩百萬元,並非每家牙科醫療院所都有此設備。是否需要使用顯微根管治療,病患應與醫師詳細討論。